如何管好60万辆电动自行车?

发布日期:2022-11-07 11:09 信息来源:蚌埠日报 浏览量: 【字体:  

  “去年以来,我对市区电动自行车行驶状况进行观察,发现电动自行车仍然存在许多乱象。这些现象也让我不断思考:怎么去规范管理城区电动自行车,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安全的交通环境。”
  ——市政协委员张帆 


抓源头加大整治力度
  据交警部门统计,我市约有60万辆电动自行车。为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我市成立蚌埠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工作,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已经全面展开,为对电动自行车的精准管理打下基础。
  张帆在调研中发现,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道路安全意识差,不按标志标线行驶、非机混行、逆行超速等多种问题交织,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不够、非机动车道设计不足、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隔离措施不够完善等硬件条件也不利于引导驾驶人养成正确驾驶行为。此外,一些非机动车道上设置有金属桩或石球、石墩,目的是为阻止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初衷是保护非机动车路权,但这些设施均质地坚硬,且安装密度大,损坏后又不能及时维修,在路面上留下铁钉、铁管折角等,安全隐患大。
  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体现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文明的发展,张帆建议从人、路、环境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消除隐患,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具体如下:一是相关部门利用本次电动车集中上牌行动和正在进行的“一盔一带”行动,通过车辆数据管理和违法信息告知等方式,加强对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二是对非机动车流量大且机非混行路段增加护栏等物理隔离设施,明确非机动车路权,使非机动车驾驶人能够直观了解正确的非机动车行驶路径及方向,有利于持续性改善培养非机动车驾驶人驾驶习惯。
多举措整治电动自行车乱象
  电动自行车是道路交通的重要参与者,加强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改善交通秩序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必然要求。
  今年,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市立足于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由政府主导,委托第三方对全市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目前已注册登记上牌44.5万辆。从源头抓起,针对市场上销售不符合国标电动车的乱象,交警支队积极联合市场、经信、城市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开展联合检查,现场查扣非标电动自行车。约谈全市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21家,形成严查严管的浓厚氛围。
  在日常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借助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明办宣传平台广泛推送《致广大市民、学生家长、市直机关公职人员的一封信》,在全市45个路口的电子大屏上滚动播放“一盔一带”宣传片,号召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此外,相关部门在东海大道、黄山大道、朝阳路等重点路段,设置了非机动车物理隔离设施,积极推动广大交通参与者在骑乘电动自行车出行时,主动遵守交通法规。
  连日来,记者在我市涂山路、航华路等多路段看到,执勤交警对几名没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车主进行劝导教育。“电动自行车上路主要存在不戴头盔、逆行、闯红灯、不礼让行人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交警部门一直在进行劝导教育和管理整治,集中警力持续强化路面执法,加大对电动自行车交通乱象治理,积极劝导交通参与者驾乘电动自行车要安全、正确佩戴头盔。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针对未上牌行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查处。”执勤交警告诉记者,骑电动车时必须戴头盔,并且成年人在市区骑电动自行车时,只准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骑电动自行车必须年满16周岁。目前,交警部门正在开展电动自行车“一车载三人”,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整治和宣传,提高头盔佩戴率。特别是对“一车载三人”的坚决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形成严查严处严管高压态势。
  电动自行车有了“身份证”之后,交警部门便有了依托。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下一步,将加大科技投入,在城市主要路段安装电动自行车占用机动车道预警系统,有效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有了科技的帮助,再加上街面警力的查处、宣传,将进一步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管理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