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改革委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四季度落实情况
序号 | 目标任务 | 责任领导 | 责任科室 | 配合单位 | 落实情况 | |
一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力争更好一些。 | 蓝佳勇 | 综合科 | 市相关部门、单位 | 一是抓住最后几个月时间,认真分析全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深入研究经济指标背后的经济活动,精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推动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二是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主要经济指标监测,及时报送决策参考,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2年我市生产总值201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 | |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力争更好一些。 | 韩玉军 | 投资科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重点工程中心等 | 一是充分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央预算内等上级重大资金政策,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31个项目入选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清单,建议投放金额居全省第2位,12个项目获项目资本金投放10.6亿元;为172个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等上级无偿补助资金15亿元,为49个项目争取专项债74.8亿元。19个项目入选国家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清单,贷款需求15.7亿元,已成功放款6850万元,居全省第3位。 二是初步编制2023年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引导和带动民间资本加大投入,持续扩大全社会投入,提高投资质量效益,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是落实省政府关于“研究支持蚌埠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精神,抓好当前重大机遇,加大项目帮扶力度,努力实现最好的结果 |
|
3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省下达目标以内。 | 邱波涛 | 价监科 | 市相关部门、单位 | 1-12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1.9%。低于年度涨幅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任务。 | |
二 | 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 | |||||
4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实行“一业一方案”,建立“链长制”,培育百亿级“链长”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以做长做强产业链为主攻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突破新型显示、移动通信、智能传感器、高端储能四个产业链条和场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从元件、器件、组件向主机设备、整机装备延伸,生命健康产业促进医药、医疗、养老多业态深度融合,绿色食品产业突出发展龙头企业和产业化联合体,文化旅游和数字创意产业以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催生新业态。围绕六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组建若干产业联盟。创建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工程1-2个,生物基新材料争创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省电子测量仪器特区获批建设,申建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 | 韩玉军 | 工高科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数据资源局等 | 一是出台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在着力培育发展硅基生物基等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聚力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蚌埠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蚌埠市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蚌埠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蚌埠市生物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四个实施方案,促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编制安徽生物基新材料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创建实施方案,已上报省发改委审批;参与建设皖北新材料产业生态基地。 二是明确招引目标。紧盯产业价值链高端、产业链终端,统筹招大引强和“专精特新”,差什么补什么,弱什么补什么,集中精力引进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高端人才;今年以来,全市新入选省“特支计划”等领军人才19名,新建省级以上人才研发平台20家,累计达220家,新引进、培育一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累计建设人才团队215支;围绕新材料产业,全力开展双招双引,第二届国际新材料大会期间,累计签约项目111个,总投资额1352.8亿元。其中,主会场集中签约甬蚌合作项目10个,总投资额183.5亿元;重大项目17个,总投资529.8亿元。分会场签约蚌埠市项目84个,总投资额639.5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生物化工等领域。 三是强化资金争取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深入县区及园区、企业组织动员,着力纾困助力企业发展,组织申报“三重一创”、现代医疗和医药、生物基新材料、省工业三高和高技术产业化、人工智能、制造业融资贴息等政策,今年以来,争取产业扶持资金2.16亿元。做好中长期贷款、财政性金融工具、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等政策申报工作。 四是组织创建产业创新平台。中电科思仪科技公司安徽有限公司安徽省新一代移动通信测试仪表工程研究中心、蚌埠学院安徽省增材制造等2个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组建。成立安徽新材料产业协会。壹石通材料、海勤科技、丰原生物等7家企业获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帝晶光电、中科大禹获批省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帝晶光电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佑千硕、中科大禹获批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中科大禹获批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九州云箭、奥特机械产品获批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奥特机械产品获批省级新产品;中科大禹、帝晶光电、意派电子等6家企业获批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 五是建立新型显示产业联盟。11月4日专程赴高华电子拜访,就高华电子牵头联合帝晶、国显与蚌埠学院、电子学院等省内外科研院所之间的横向协作和纵向联动,加强产业信息交流达成意向。同时组织企业集中赴合肥京东方、江淮汽车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交流,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六是战新产业快速增长。2022年1-11月份战新产业产值626亿元,全年同比增长11.9%,居全省第九位,占规上工业比重47.3%。 |
5 | 加快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 壮大主导产业实力。推动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实施“五个一”工程,即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个地标性产业项目、牵手一个高校院所、共建一个“园中园”、打造一个战新基地、培育一个5年内上市公司,在全省考核中实现进位,真正扛起产业强市主阵地责任。 | 袁 健 | 区域办 | 市相关部门、单位 | 2022年,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项目共128个,其中计划开工项目118 个,在建项目10个,计划竣工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444亿元。截至12月底,已开工项目110个,开工率85.9%;未开工项目18个,占比14.1%。已竣工项目51个,竣工率75.0%;未竣工项目17个,占比25.0%。 |
提升承载功能。对标沪苏浙地区园区软硬件标准制定提升清单,大力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优化、环保安全设施提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四大工程”,提升开发区的承载力、影响力、带动力。 | 袁 健 | 区域办 | 各县、区政府、市bat365在线登录官网_365app安卓客户端下载_28365365体育官网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 | 2022年,全市省级及以上开发区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项目共128个,其中计划开工项目118 个,在建项目10个,计划竣工项目68个,项目总投资444亿元。截至12月底,已开工项目110个,开工率85.9%;未开工项目18个,占比14.1%。已竣工项目51个,竣工率75.0%;未竣工项目17个,占比25.0%。 | ||
全面推开“标准地”改革,建立以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为主要内容的开发区评价体系。 | 袁 健 | 区域办 | 市税务局等 | 2022年,全市6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发区累计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工业用地64宗,4911.39亩,面积占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68%。其中,蚌埠经开区、五河经开区、固镇经开区已经实现100%以“标准地”形式供地。 | ||
实施运行机制创新工程。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深化选人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改革,着力破除“老人员、老观念、老机制、老办法”,充分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 | 袁 健 | 区域办 | 各县、区政府 | 2022年,固镇县政府与宁波工投集团在全省率先签订《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框架协议》,合作协议按照“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依托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规划起步区15平方公里,采用“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模式,由双方国有平台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平台公司,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目标将合作园区打造成结对合作的典范。 | ||
6 | 着力壮大县域经济 |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怀远县工业增加值3-5年要翻一番,五河县、固镇县3-4年要翻一番。实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支持怀远县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五河县绿色食品和纺织服装、固镇县生物基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县域经济对标学习、争先进位的激励约束机制,三县经济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怀远县在全省县域分类考核中前移5个位次,五河县、固镇县位居先进行列。 | 邱波涛 | 农经科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怀远县政府、五河县政府、固镇县政府等 | 一是确立对标建设对象,争先进位。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对标建设工作,三县均选取与本县主导产业相似,发展质量、运营模式较为先进的产业集群作为对标建设对象。二是建立集群建设月报制度,加强动态监测。固镇县生物基、怀远县绿色农产品、五河县纺织服装集群1-12月分别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5.8、31.4、39.1亿元,分别增长8.46%、1.5%、62.85%;产值分别为129.3、32.8、和45.2亿元,同比分别提升20.1%、7.4%、85.6%。三是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制定印发《蚌埠市促进省级以上开发区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加快“五大工程”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2年度重点实施“五大工程”项目127个,总投资427亿元。保障项目要素支持,申请将“六大工程”中符合政策条件的相关项目纳入国家政策性基金备选项目清单,“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成功获批项目10个,争取资金8.54亿元。 |
7 | 着力推动内贸扩大消费 |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提效。推进商业领域低效用地“腾笼换鸟”,引进一批法务财务、金融证券等服务机构。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计量测试、检验检测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新培育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10个。 | 蓝佳勇 | 贸服科 | 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 | 一是印发《蚌埠市服务业“锻长补短”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工作计划》、《2022年重点事项清单》、《蚌埠市服务业“锻长补短”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年度分解表》,绘制具体任务落地时间表,明确有关责任部门,并及时跟进工作落实情况。二是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2044万元(第二批),五河县飞宇轴承、bat365在线登录官网_365app安卓客户端下载_28365365体育官网昊方机电获批省“十四五”两业融合试点企业,支持鼓励企业申报国家试点案例。三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建设。bat365在线登录官网_365app安卓客户端下载_28365365体育官网高科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合一冷链物流园获得省服务业引导资金400万元。四是重大物流平台取得重要突破。蚌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先后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徽商五源公水联运项目获批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
加速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推进淮河路等传统商圈布局优化、业态升级,推动百大、万达、银泰等商业综合体高品质、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主城区商业品位。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连锁餐饮等优质主体,提升居民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生鲜冷链等新业态,培育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文旅休闲消费等新热点。净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5户。 | 蓝佳勇 | 贸服科 | 市民政局、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一是支持商业综合体找准定位,错位发展。疫情形势下,不断丰富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新增电商经营主体836家,实现网络零售额100亿元、增长4%。快递业务量1.93亿件、增长6.3%。二是鼓励服务业重点平台、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实现交易额31.37亿元。“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助推省、市名优商品走出国门。三是强化服务业基础指标运行情况分析研判,深入摸排、挖潜成长性较好的服务业企业,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61.1亿元,增长1.8%;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5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5%。 | ||
8 | 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 | 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和大宗商品物流。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 蓝佳勇 | 贸服科 | 市商务外事局、市交通运输局等 |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印发《蚌埠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22-2030年)》,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规划布局一级物流节点10个,二级物流节点25个,累计培育徽商五源等4A级物流企业4家。二是加快国家级重点平台争取。蚌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先后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徽商五源公水联运项目获批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三是加大政策支持,按照全市产业政策整合部署要求,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进行修订完善,内容包含对4A/5A级物流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企业给予奖补。按照“企业线上申报、县区初审、市级审核、涉企系统比对、信用筛查”等程序审核,累计为27家企业兑现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175万元,县区配套181万元。 |
三 | 以更大力度抓实项目投资 | |||||
9 | 攻坚突破重大项目 | 完善重大项目“四级”调度、专班推进等机制,实施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270个,开工建设液力机械智能制造基地、康宁药玻二期、蚌埠(深圳)显示产业园等102个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凯盛超薄柔性玻璃二期、帝晶光电二期、壹石通新能源锂电池用勃姆石等167个在建项目建设,国显科技二期、华润雪花啤酒搬迁扩能等75个项目建成投产。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数据等要素统筹统管。强化真督实导,实地点项目、数塔吊、看进度,坚决杜绝“纸上项目”“围墙项目”“影子项目”。 | 韩玉军 | 重点办、环资科 |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数据资源局等 | 坚持重大项目四级调度、专班推进等机制,全年实施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304个,宝馨高效异质结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线制造、壹石通碳中和产业园等190个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开工建设。八一年产32万吨硝基氯苯氯碱系列产品、中粮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二期等17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会同各县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组织专班谋划,将602个项目(总投资605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3亿元)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议清单。 建立能耗“双控”联络员会议制度,协调推进节能审查、要素保障等事项。动态管理已获能评批复重大项目台账。2022年,丰原年产50万吨乳酸、永晗年产500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期、诺博年产260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壹石通年产15000吨电子功能粉体材料、丽岛年产8.6万吨新能源电池集流体材料等5个项目能评获省批复。 |
四 | 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 |||||
10 | 努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 打通区域交通主动脉。加快推进合新高铁和淮宿蚌城际铁路建设,争取蚌埠南站扩建工程纳入淮宿蚌城际铁路同步实施、亳蚌滁宁城际铁路经怀远县设站方案获国家和省支持,加快沿淮铁路等前期工作。 | 袁 健 | 铁路办 | 市相关部门、单位 | 一是完成蚌埠南站扩建可研方案编制,并提请市政府报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审查。积极争取蚌埠南站扩建工程纳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二是淮宿蚌城际铁路项目建设用地正式获批,全面启动开工建设。项目红线用地已交地2259.029亩,完成率达89.17%;红线拆迁869户,已拆除624户。统筹协调解决项目梁场、拌合站等大临设施用地问题,协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河道管理局等部门同意施工单位借用淮河北大堤堤顶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协调施工单位开展项目取土场、AB填料料源地调研、设计变更等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亳蚌滁宁城际铁路与沿淮铁路接入蚌埠北接轨站方案,同步修改蚌埠市枢纽总图方案。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衔接汇报,争取项目纳入新一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是合新高铁五河段项目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天岗湖特大桥、五河站、怀洪新河特大桥、淮河特大桥等控制性工程桩基累计完成施工已过半。 |
11 | 加快打造特色城镇体系 |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怀远县涡西新城、五河县城南新区、固镇县蚌埠北城等新区建设。加强沫河口、曹老集等10个重点镇规划建设管理,提高集聚辐射能力。立足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农业强镇、工业强镇、文旅强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1.5个百分点以上。 | 韩玉军 | 投资科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 一是加强与省考核部门衔接,做好年内考核相关准备; 二是积极与相关部门开展政策研究,推进城镇化进程。 |
五 | 强化改革攻坚开放合作 | |||||
12 | 加快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 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 邱波涛 | 法规科 | 与市商务外事局共同牵头,市相关部门、单位配合 | 按照省发展改革委部署,线上线下同步征集摸排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的典型案例和问题线索。截至目前,未发现相关线索。 |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 邱波涛 | 财金科 | 人行蚌埠中心支行等 | 紧密加强向上衔接,按照国家审核反馈情况,补充完善有关材料。 | ||
13 | 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突破口深度融入长三角 | 以沪苏浙地区57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精准分析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找准找实目标企业、目标园区,从建立内在经济联系入手,采取园区出地+托管、合作方投资+运营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建设园中园等共建共管共享园区,成建制、全链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推进与宁波结对共建,打造长三角城市合作典范。 | 袁 健 | 长三角科 | 市相关部门、单位 | 今年以来,甬蚌两地频繁互动,共计往来考察调研100余次。围绕“六共六互”12个合作领域签订市级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为皖北八市第一对签订。截至目前,全市12家市直部门、9个县区、蚌埠自贸片区分别与宁波对口单位、结对县区市、宁波自贸片区签订合作帮扶协议。11月26日,蚌埠市发改委与宁波市支援局在第二届国际新材料大会开幕式上签订《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协议》,并正式揭牌,为皖北八市中首个获省政府批复的皖北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开通蚌埠至宁波铁海联运点对点直达班列,全程货运时间30小时;在皖北率先推广铁海联运全程提单模式,实现出口货物“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1-11月,蚌埠至宁波铁海联运累计发送5528标箱,同比增长115.8%。宁波远洋公司与安徽港航物流集团签订驳船运输协议,开通蚌埠-宁波舟山港航线;大力推进蚌埠港“陆改水”业务,推广“离港确认+船边直提”新模式,实现企业通关“零等待”。1-11月,蚌埠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3175标箱,同比增长426.5%。 |
六 | 纵深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 |||||
14 | 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 | 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全面加强新上项目能耗评估管理,全面建设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全面推开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并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省级能效引领示范市建设。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推进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 | 袁 健 | 环资科、能源办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 全市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46.12万千瓦,总装机规模达142.7万千瓦,同比增长47.9%,占全部装机规模的34.5%,比去年提高8.6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6亿度,同比增长18.6%,占全年发电量的14.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2.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预计可达到18%。bat365在线登录官网_365app安卓客户端下载_28365365体育官网猫家洼灰场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光大怀远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固镇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全市共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627个,其中2022年新增个人充电桩860个,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充电桩3198个。 下达各县区及重点企业年度能耗强度控制指导目标。全面加强新上项目能耗评估管理。将能耗指标列入重大招商项目预审内容并进行前置论证,对壹石通碳中和产业园等50个项目出具用能预审意见。全面建设重点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动海控三鑫、中恒新材料、中建材信息显示等重点用能企业安装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并接入省级平台。建设完善市级能耗监测系统,推进企业用能数据陆续接入。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以市行政办公中心水电整体打包项目为合同能源托管试点。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