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市发展改革委二级调研员唐启龙:《蚌埠市非居民管道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方案(试行)》政策解读
为贯彻国家、省相关政策规定,有序推进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保障城镇天然气平稳供应,结合近年来国际国内天然气市场变化新特点和本市实际情况,经征求有关部门、企业意见,反复论证,市发展改革委研究起草了《蚌埠市非居民管道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贯彻落实国家天然气价格政策的必然要求
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相关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方向,根据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独立运营及勘探开发、供气和销售主体多元化进程,稳步推进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积极协调推进城镇燃气配送网络公平开放,减少配气层级,严格监管配气价格,探索推进终端用户销售价格市场化。”
(二)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的客观需要
去年以来,特别是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受国际油气市场变化影响,我市上游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价格波动频繁、峰谷差增大,总体呈现量紧价高、淡季不淡态势。面对日趋严竣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要求要多措并举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为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目前受上游天然气供应成本增长因素影响,我市管道燃气企业经营压力和保供风险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通过完善联动机制疏导价格矛盾,保障我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促进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应对上游价格波动提升保障能力的必要举措
城镇燃气企业作为天然气管网的终端环节,承担着保障城市天然气市场供应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联动机制,既是及时疏导当前天然气价格矛盾、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坚持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具体体现。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均已实施联动机制,我市应加快完善相应机制应对上游价格波动,提升城镇燃气企业供应保障能力。
二、重要举措
在上述背景下,我委结合实际制定了《方案》,对管道天然气市场供应和联动机制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优化,一是打破天然气市场竞争不充分局面,试点放开气源和用户市场,推动城市管网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放。鼓励用户自主选择资源方,其向上游供气企业争取到的自有气源,城镇燃气企业应提供输送服务,并可收取合理的代输价格。代输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原则上不高于发改部门核定的管道天然气配气价格。二是将现行“政府制定具体终端销售价格”模式调整为“气源综合加权采购价格+省内短途管输价格+配气价格”模式,建立更加灵活高效,及时反映市场变化的联动机制。
三、相关保障措施
(一)压实企业责任
城镇燃气企业应密切关注天然气市场动向,充分预判经营区域内阶段性天然气需求量,在保障天然气供应的同时,持续优化气源渠道和结构,最大限度确保合同气量,合理控制气源采购价格。合同外气源采购价格原则上不高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东部竞拍气当月加权平均价格,高出部分由城镇燃气企业承担。
同时,要建立与供气能力相适应的储气能力,落实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分级调峰用户制度,通过签订可中断供用气协议等方式弥补调峰能力。
(二)明确调价程序
城镇燃气企业要综合考虑价格政策、用户承受能力、自身经营状况、气源供应等因素合理调整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于每月最后一周公布下月执行价格,并在企业公众号、各营业厅公示价格联动方案。同时要加强宣传解释工作,依法依规实施价格联动调整,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落实优惠政策
继续执行非居民天然气量价挂钩政策,根据大用户本年度实际用气量分档核定价格,用气量递增,价格递减,次年一季度完成核算清退。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强化政府对中间环节的监管,严格管控配气价格,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对管道燃气配气价格进行年度校核,管网配气价格与每年成本审核结果实行联动。市(县)发改部门要按月对城镇燃气企业气源综合采购价格进行核查清算,确保调价金额只用于疏导上游价格变动部分,不得利用联动机制牟利,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有关情况说明
(一)《方案》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原季节性差价制度并入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不再保留季节性差价制度。
(二)该文件仅适用于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非管道天然气按有关政策执行。
(三)按照价格分级管理权限规定,各县公共管网管道天燃气销售价格由当地政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