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

发布日期:2022-09-16 09:29 信息来源:蚌埠新闻网 浏览量: 【字体:  

【阅读提示】
    “走,种蒜去!”“我想去摘朝天椒,前几天去看都已经红了”……9月14日上午,蚌埠市蓝天路小学四(3)班几个学生聊起即将开展的劳动实践,兴致高昂。
    今年9月1日开学起,不少学生发现,课表上新增加了一门劳动课。
    劳动课教什么?怎么上?如何落到实处?在蚌埠市蓝天路小学、龙子湖实验学校等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早已起步,不断摸索前行。
    “走,孩子们,我们去种蒜”
    “蒜头是我们经常吃的佐料,同学们,知道它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9月14日上午,劳动实践前,蚌埠市蓝天路小学四(3)班班主任张琳琳笑着问同学们。
    与此同时,在学校为学生开辟的一方小小的劳动园地——“小豆丁”劳动科学实践基地里,基地管理员、农耕经验丰富的校内保安黄师傅,正带着锄头等农耕工具、蒜头以及一些蔬菜种子,等待着学生们的到来。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豆丁劳动科学实践基地主要包含“班级试验田”“自然探秘”“我与植物”3个实践活动区。
    来到校园的“田间地头”,在黄师傅和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协作,有的翻土,有的分发蒜头,有的拾起菜地里的小石子……人多力量大,这片大约两三个乒乓球台大小的菜地,很快就种好了。
    不远处,红薯、朝天椒、青椒等陆续成熟,感兴趣的同学开始挖红薯、摘辣椒,在采摘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
    “挖红薯、摘辣椒,并不轻松。”10岁的吴浚铭对记者说,摘辣椒时,如果不小心扯断了辣椒,辣椒汁溅到手上,会感觉到辣。
    吴浚铭旁边的卢雨嘉挖出一个红薯,双手沾满了泥,却很开心。卢雨嘉说,“从泥土里把红薯挖出来,挖一点,会觉得有趣,农民伯伯挖一大片就会很累。”劳动的过程,也让她读懂了“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大家看,红薯深埋在土里,虽然其貌不扬,我们吃起来却很美味,为我们提供营养,实现自身价值……”张琳琳对孩子说。
    “作为妈妈,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张琳琳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名兼职劳动课老师。在探索劳动教育的课程中,她以妈妈的心态去带领孩子一起上劳动课,让孩子多观察,在动手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感知生活。
    蚌埠市蓝天路小学副校长韩炜告诉记者,该校将劳动教育资源和课程进行深度整合统一,结合学校自主研发的“蓝天云学吧”学习APP,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智慧终端设备,搭建学生网络学习主题社区,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交流分享劳动教育学习经验,精准配合“双减”和课后服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轻负高质”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智慧”双减、劳动育人。
    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实在实用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蚌埠市蓝天路小学、龙子湖实验学校等学校,每个班级都安排了一名任课老师兼任劳动课老师,围绕烹饪、打扫整理、蔬菜种植等方面,每周至少有一节劳动课。
    每周一上午的第一节课,是龙子湖实验学校五(8)班的劳动课,语文老师赵宝雯热爱生活、喜欢园艺种植,有多年的“阳台蔬菜”“阳台园艺”种植经验。如今,成了该班的劳动课老师。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劳动不拘泥于形式,无处不在。”赵宝雯对记者说,如何利用有限的场地上好劳动课呢?近年来,她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探索。比如:一年级,教他们学会使用扫帚、如何把垃圾扫到簸箕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
    除了日常的劳动课程教学,赵宝雯还在教室里开辟了一处类似于“阳台园艺”的“劳动角”,用来种植蔬菜。
    “老师,这里长了一棵草。”9月13日,作为养护小组的成员,龙子湖实验学校五(8)班学生李博瑞、董浩阳在给白菜、辣椒浇水时,发现蔬菜生长盆里长出了一棵草,他们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师。
    赵宝雯告诉记者,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生们在种植、养护的过程中,会有浓浓的成就感,促进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学习课本外的知识。在她看来,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按照新课标,课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劳动周等内容。
    “劳动来源于生活,劳动课,关键要实在、实用。”蚌埠市蓝天路小学教导处主任费毅峰,是一名英语老师。今年9月,他成了一名劳动老师。和他所带班级的学生们交流时,学生对记者说,“做西红柿炒鸡蛋时,用开水烫两遍,西红柿去皮后炒一炒更入味。”“老师说,西红柿会自己脱衣服,我们都笑了。”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劳动学习,更多的是融入不同学科活动当中。”在蚌埠市蓝天路小学信息技术老师周亚会看来,践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劳动、创造劳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躬身实践中学会幸福生活
    劳动课教什么?怎么上?如何落到实处?在我市,不少学校以及教育专家和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蚌埠市蓝天路小学校长杨橙说,如何让学校的一处“小农田”孕育出丰富的育人资源,是学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在杨橙看来,教育不仅要关注如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关注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渗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关注学生智商成长为目标的“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情商成长的“如何学”。
    “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感受到满足和幸福,并通过劳动实践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龙子湖实验学校校长王玲告诉记者,劳动教育的初衷,并不止是让孩子们吃点苦、出点汗,而是想让孩子们感知生活,学会耕耘,发现美好,从而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为此,龙子湖实验学校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比如,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龙子湖实验学校建立了校园劳动基地,设置了劳动课程,举办了劳动技能大赛……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提高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进而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蚌报融媒体记者 周芳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