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征集时间:[ 2022-08-15 00:00 ] 至 [ 2022-09-16 23:59 ] 状态:已结束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为持续推进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根据省政府工作安排和我市实际,我局代市政府起草了《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诚挚邀请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就《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积极建言献策,您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含修改依据)可通过蚌埠市人民政府网站、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网站“民意征集”栏目在线提交,或者通过邮件进行反馈,提交意见和建议时请留下您的姓名、单位及联系电话。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2年9月16日。
  联系人:李亮,电话:0552-3125051,电子邮箱ahbbwkk@163.com,邮寄地址:蚌埠市胜利东路1166号。



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初稿)


前   言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同时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在2030年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安徽省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要求,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奋力推进蚌埠高质量跨域式发展,是实现“3060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的形势和要求,为进一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依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安徽省应对气候“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了《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提出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 “十四五”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作为蚌埠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纲领性文件。
  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实施期为2021-2025年。
  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现状与形势
  (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现状
  1.蚌埠市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特点。季风显着,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910 毫米。光照充足,年均无霜期217天。年平均气温15.1℃,高于淮北和皖西山区。1967-2020年,蚌埠市年平均气温以约0.4℃/10年的速度不断升高;春秋冬三季气温升高趋势明显,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秋季升温最为显着,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气温和极端高温的上升趋势不明显,均为6-8年的周期性变化。高温日数的趋势性变化不明显,为14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低于0℃的天气日数逐年减少趋势显着。2020年全市平均气温16.1℃,较常年偏高0.6℃;全市平均降水量1044.7mm,较常年偏多11%;全市平均日照时数1914.4小时,较常年偏少116.3小时。2020年淮河遭遇严重汛情;2019/2020冬季出现强暖冬;7月气温、日照均破历史纪录;1月出现连阴雨雪,雨雪量创历史新高;高温出现早;年末出现强寒潮,降温雨雪齐登场;初夏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影响偏轻。“十三五”期间蚌埠市年均气温升高了0.6℃。
  2.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蚌埠市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2082.7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加3%。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十二五”末的15∶45.2∶39.8调整为12.2∶40.1∶47.7,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加大对全市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和专用电子器件等重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连续突破2千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1%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5%、16.3%。建立以新型显示、光伏发电、半导体材料、特种玻璃为特点的“三链一群”产业体系。创建了玻璃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硅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蚌埠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6.79%,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2.89%,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1.64%,全市规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上升43.66%。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9.02%。通过积极发挥新能源材料产业优势,将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用于产业园区(厂房)、既有公共建筑、既有办公建筑以及部分排涝站、污水处理厂等既有市政工程,同时加大光储一体、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建设,推进燃料乙醇生产项目投入,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等热泵系统的应用。
  绿色交通建筑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有序开展港口码头靠港船舶岸电系统改造工作,逐步发挥“公转水”运输优势,加大公共交通基础建设,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2%,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70%。“十三五”期间,公路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5%;城市客运单位人次能耗下降大于5%,二氧化碳排放下降6%。建筑节能成果显着,截止2020年底,蚌埠市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66.8%;可再生能源应用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69.69%;同比上一年,建筑能耗总量提高了3.45%。
  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着。开展重点行业脱硫脱硝、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窑炉、生物质锅炉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实施“一区一策”和“一企一策”。强化重点行业烟气治理升级改造,3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2020年度PM2.5平均浓度为4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29.5%,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1.4%,较2015年上升9.1%,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系统建设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生态保护成绩斐然,新建特色经济林5000公顷,新建优质经济林基地8个,培育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中药材、林农套种等特色的林下经济生产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森林覆盖率达20.9%,公益林面积3756.0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为906.15万立方米,湿地总面积达60790.05公顷。 “十三五”期间,森林防护成效显着,未发生较大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严格有效,监测网络初步成型。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完成国家站自动化改造,新建区域自动气象站;开展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以及作物生长状况实测,优化农田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布局;更新升级市、县级气象骨干网络设备,网速和安全性进一步提升;建成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平台、延伸屈预报、城市内涝防范气象服务等预报服务信息化业务系统。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形成,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明显,为蚌埠市成功应对多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决策起到关键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初步建立。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立重大灾害性天气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机制。深化多部门防灾减灾合作,基层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气象防灾减灾融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创建应对气候变化科普载体,建立“新媒体+科普”新模式,加强和主流网络媒体平台合作,增强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意识。结合“全国低碳日”组织开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行动等节能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节能降耗理念和知识,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风尚,提高了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
  (二)形势与挑战
  1.面临形势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积极妥善应对气候变化,既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从国家战略上看,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到达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从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发展上看,走低碳发展道路,更是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碳排放空间决定了发展空间,不但要在低碳发展指标上与国家接轨,而且要在发展理念上,发展态度上也要与国家接轨。
  积极推动碳减排工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巴黎协定》的框架之下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下降60%到6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的达到峰值。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进一步郑重宣布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宣示为中国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预示着未来我国在节能和减缓碳排放方面将采取力度更大的措施。
  2.面临挑战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对蚌埠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效率提升、结构优化以及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蚌埠市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能耗“双控”目标、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以及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因素,科学研判排放趋势,综合考虑确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明确达峰路径和重点任务。
  传统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十三五”经济增速未能实现更好预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传统产业增长势头放缓,新兴产业等新动能发展突出,蚌埠能源对外依存度大,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对能源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未来供应保障存在时段性、结构性矛盾,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大。目前全市3家煤电企业、3家化工企业和1家水泥企业,这7家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水平已大幅降低,未来节能降耗的边际效应将逐步递减,节能降耗的潜力将越来越小。
  可再生能源推广难度大。蚌埠市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仍然较高,蚌埠市2015-2020年中,煤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占比始终在80%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偏低,但整体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虽经过一定发展,但受土地、生态红线保护、电网消纳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内大幅提高难度大。另外,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综合成本相对于煤炭仍然偏高,储能、蓄能发展政策尚不健全。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不足。手段措施方面,政府工作合力还未充分发挥、底数还未完全摸清、低碳发展的考核机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制度还未健全。认识水平方面,全市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解仍不全面,对绿色低碳竞争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认识还不到位。政策工具方面,低碳发展的引领和协同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法规政策较为零散,达峰目标和路径尚未确定。基础能力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仍待进一步加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全面落实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决策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实施二氧化碳达峰行动、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融合为着力点,不断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积极培育低碳发展新动能、新经济,系统强化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高气候治理的综合能力、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应对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低碳引领作用,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以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带动温室气体减排,以碳排放约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联动开展。
  坚持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同步推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有效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过快增长。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完善防灾减灾应急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和影响评估,实施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坚持污染减排与温室气体控制协同增效。以产业低碳转型和能源结构低碳化调整为工作重点,兼顾增加林业碳汇,优先控制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强化交通、建筑领域减污降碳,兼顾农业、废弃物处置领域减排和全社会低碳发展。
  坚持政策支撑和技术进步相辅相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中科技的支撑作用,坚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改革,协同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新,构建以全面创新为内生动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支撑体系,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顺利进行。
  坚持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互促进。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发挥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的主动性,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公众为基础的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
  (三)主要目标
  与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综合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求,到2025年,实现以下目标: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全面完成。紧扣省级下达我市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下降目标,制定分解落实方案,将其作为核心指标纳入督察考核体系。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完成省下达目标,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产业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十四五”末,蚌埠市基本建成创新引领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发展质量核心指标位居长三角第一方阵,打造全国率先迈向新型产业的“创新之城·材料之都”。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工作的深入,排放量占比较大的工业和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出现拐点转升为降。
  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壮大硅基、生物基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迈上新台阶,着力打造硅基、生物基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5%。
  能源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坚持优化能源结构,供给侧加大新能源开发建设,消费侧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0%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14.0%以上。
  探索发展林业碳汇。发展碳汇经济,全面推进生态补偿市场化,建立符合国家规定的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对碳汇交易给予量化指导,开展并完善碳汇交易,探索建立碳汇基金。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不低于21.3 %,森林蓄积量不低于900万立方米,湿地保有量保持稳定。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高。城乡基础设施适应能力明显提高,水资源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能力显着提升,预测预警和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得到普及。
  蚌埠市“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具体指标内容见表2-1。 


表2-1  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指标体系

序号

具体指标

单位

2020年实际值

2025年目标值

指标性质

相关部门

(一)总体目标

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41.6

省下达

约束性

市发改委

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23.6

省下达

约束性

市发改委

(二)工业领域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

 

45%

约束性

市发改委

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省下达

约束性

市发改委

(三)交通领域

5

新增城市公交、巡游出租汽车新能源比例

%

 

80

预期型

市交通局

6

新增城市物流配送车辆新能源比例

%

 

80

预期型

市交通局

7

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

 

6

预期型

市交通局

8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

%

 

6

预期型

市交通局

(四)建筑领域

9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

%

60

70

约束性

市城建委

(五)生态碳汇

10

森林覆盖率

%

20.90

21.30

约束性

市林业局

11

森林蓄积量

万立方米

811.49

900

预期性

市林业局

12

湿地保有量

公顷

60700

60700

预期性

市林业局

(六)农业领域

13

秸秆利用率

%

94.1

95

约束性

市农业局


  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一)推动经济高质低碳发展
  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两高”项目分级管理,企业能耗5000吨标准煤为界线,实施环保节能、安全设施、产品质量提升等技术改造。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氧化铝、煤化工产能,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严控新增炼油产能。产能严重过剩“两高”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置换要求。鼓励通过“上大压小”“减量替代”等方式整合产能,提高工艺装备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要素指标有效配置机制,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一个用。规范“两高”项目审批,各行政审批部门不得办理禁止新建限制类、投资淘汰类项目有关手续。加强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两高”项目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替代重点监管、计量监测机制,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推动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围绕打造硅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光伏玻璃、半导体材料、特种玻璃等硅基新材料,推进硅基新材料在电子信息、新能源、储能、新型建材、终端产品制造等领域应用。围绕打造生物基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呋喃聚酯、聚氨基二甲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装制品、纺织服装、家具用品、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应用。推动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产业基础再造、技术改造等重大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推动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多措并举减煤降碳,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网电、天然气等逐步替代自备燃煤锅炉和自备电厂,实现用煤量削减。优化火电机组运行参数,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推动水泥行业开展提标治理、化工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玻璃行业开展深度治理,实现碳排放量的大幅下降。针对水泥行业通过改善工艺、加强生产管理、使用替代原燃料、余热发电、提高熟料质量以及产品合格率等手段进行碳减排,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比例,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加工、转换和输送效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化工行业选用高能效设备,优化工艺系统能源使用,应用余热余压梯级利用等节能技术,鼓励大型空分和中小型压缩机组由汽轮机驱动调整为电驱。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园区循环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和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类绿色信贷优惠政策。加快物料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大水泥行业生活垃圾、电石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原料燃料替代比例。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高值化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打造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航空、新型显示、微电子、增材制造及先进制造工艺装备等蚌埠优势产业。支持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环节能级,提高产业链韧性。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硅基材料、生物制造)、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数字创意、绿色视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计划,加快推进企业生产制造数字化,推动数字技术在产业链全流程应用,形成协同设计、云制造、虚拟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推动城市交通建筑低碳发展。推进低碳能源在交通建筑领域应用,尤其是促进薄膜太阳电池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鼓励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鼓励新能源车发展模式创新,推动物流运输工具新能源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车船燃料经济性。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和城市内涝治理,打造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生态全域,营造城市特质。全面完善各方面制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蚌埠。 
  (二)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加快推动清洁高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发展,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主要用能企业提质增效,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晶体硅光伏玻璃和薄膜太阳能技术,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积极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范围。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纤维素乙醇、生物柴油、秸杆制燃气、成型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提升中粮生化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加快推进中粮生化30万吨/年燃料乙醇搬迁改造等示范项目,加快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建设面向长三角的燃料乙醇生产供应基地。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严格控制新建耗煤项目,实施煤炭消费项目等量或减量替代,推动煤炭消耗指标向优质高效项目倾斜,控制煤炭消费增长速度,合理控制石油消费量,提高天然气消费在化石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积极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天然气替代燃煤。减少非发电用煤比例,重点削减中小型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民用散煤与农业用煤,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持续加大节能技改力度,推进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行业和建筑、交通、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改造,直接或间接减少煤炭消费。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稳步推进园区集中供热、热电联产、新源热电厂等项目升级改造建设。大力推广中高温余热余压利用、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空气源低温热泵供暖等低品位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水平。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开展全市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研究,加快推进能源全领域、全环节智慧化发展,提高可持续自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积极推进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因地制宜推进风电、光伏、生物质及配套储能设施建设,打造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和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农林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鼓励发展燃煤耦合农林生物质发电、燃煤耦合垃圾发电。推进可再生能源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等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1: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
  光伏:怀远县通威新能源怀远县鳗鲤池200 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谋划500 兆瓦光伏地面电站;五河县谋划5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固镇县谋划400 兆瓦光伏地面电站;蚌埠市建设6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
  风电:怀远县高传魏古河风电场项目、谋划200兆瓦风电场;五河县谋划200 兆瓦风电场;中广核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谋划400兆瓦风电项目;蚌埠市100 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
  生物质沼气:蚌埠市建设两座年产生物天然气千万方的生物质沼气项目。
  燃料乙醇:淮上区中粮二期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年产5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
  生物天然气:蚌埠市淮上区万豪新能源生物天然气项目。
  地热能:蚌埠市住宅小区中深层地热三联供项目。
  (三)加快工业领域低碳转型
  持续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构建以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以硅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为主链,依托硅基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基新材料产业上游材料,推动5G通讯产业、现代医药产业等相关应用领域发展。优化产业配套结构及半径。持续加强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鼓励上游企业以需求为导向,围绕下游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协作配套水平,以自我循环为标准,建立重点企业配套备选清单,提升产业链可控性。支持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发展。推进“2+8”产业联盟工程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牵头“2+8”产业联盟发展。
  推进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依托5G、“双基”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参与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四大国家战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体系,打造“政产学研用金”贯通融合平台。加快建设皖北地区乃至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中心,推进蚌埠创新馆建设,提升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蚌埠技术转移中心服务能力,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一批技术转移平台,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以“双碳”为引领,大力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低碳化,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对工业企业进行碳排放管控,落实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鼓励重点行业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达峰方案,有效控制碳排放,开展碳排放强度对标活动,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制定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和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鼓励重点行业升级改造,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支持各开发区开展区域二氧化碳减排专项评估,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化改造,探索建设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试点经验,加快形成符合蚌埠市自身特点的“零碳”发展模式。
  培育优质企业以提升产业链控制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智能家电、物流装备、航空装备、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需求,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共性技术攻关为导向,牵头成立协同创新联盟,打造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梯次培育发展一批优势企业。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打造形成“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特色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四)推动绿色城市品质营造
  打造淮河(蚌埠段)生态廊道。强化对淮河蚌埠段、涡河、怀洪新河、沱湖等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突出抓好治污、治岸、治渔,推进上中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统筹规划淮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岸线资源,优化岸线空间和水体功能区划,科学修复水域岸线和河口、湖口湿地,实施生态河湖岸线、生态库塘、生态沟渠建设,持续提升岸线生态功能。重点推进淮河沿岸景观整治,加快实施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景观带综合治理工程。筑牢由贯穿城区的淮河干流、天河-四方湖湿地、迎河-张公湖-席家沟-三汊河湿地公园等水系构成的自然生态廊道,建设沿燕山路生态廊道及沿姜桥路北侧“点点星塘”生态廊道,早日实现“河湖清亲两岸绿”。
  丰富市域生态空间格局。综合生态资源及潜在资源要素分布,明确生态修复与保育等重要生态区域,打造山水织网、绿网穿梭的生态景观,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着力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即建设以荆山、涂山、黑虎山、天河等为一体的“生态绿心”,形成涵盖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北淝河-怀洪新河生态带在内的“两带”,划定丘陵区、湖洼区、河渠区等“三区”,构筑覆盖澥河、浍河、沱河以及北淝河湿地群、茨淮新河、芡河、黑河、涡河等在内的“多廊”。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城市公园建设、特色公园的塑造及联动发展,使之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
  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探索建立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支持回收行业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探索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支持专业化公司提供个性化再制造服务。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形成大中小相协调的区域生产生活水资源保障系统。开展“绿色工地”建设行动,推动建筑工地节能、减碳、降废,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及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三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成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系统。
  推动建筑低碳化发展。严格落实新建建筑节能要求,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强化新建农房节能要求,积极引导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提升既有建筑节能低碳品质。在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将建筑节能改造作为改造内容。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政策落地落实,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示范应用。培育引进装配式建筑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结构功能一体化绿色建筑材料、节材型和装配式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配件等产品。加快绿色建筑发展,建立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激励机制,推进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推广绿色建材,全面推进绿色施工。
  积极推动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应用。不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利用光伏、地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在城乡建筑中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就地消纳。开展新建建筑光储直柔一体化试点示范,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在既有建筑改造中采用光储直柔模式。加快推进薄膜太阳能发电产品与建筑一体化推广应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建筑、公益性建筑全面应用太阳能光伏。
  (五)推动交通运输低碳创新
  健全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围绕蚌埠在安徽省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加快全面融入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共享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1-3小时生活圈”,形成长三角主要城市3小时通勤圈。依托安徽省“两圈两带一群 ”城镇空间结构,以铁路、公路、水运为重点,加快推进“四纵三横二联一环”高速公路网、“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四联”普通国省干线、“一干四支”航道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固镇、五河通用机场和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构建能力充分、内畅外通、便捷高效的“两纵两横两射”综合运输通道。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智慧化转型。完成“‘互联网+大数据’助力建设蚌埠智慧公交”交通强国项目建设,利用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共交通深入融合,建设蚌埠公交大脑,推行“互联网+公交”智慧出行模式,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可视可测、共享共用,让公共交通调度更智慧、市民出行更便捷,推动行业从“人工治理”向“技术治理”转变。推进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提供客票信息查询、跨方式出行规划、联程客票代购等“一站式”出行服务,推进跨方式出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便捷查询。进一步完善、推广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建设,为市民乘车提供多元化支付手段。
  推动交通运输结构变革。优化运输结构,主要交通干线、大宗货物运输优先发挥铁路、水路运输作用,深入推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动铁水、公铁、公水等联运发展,探索创新“干线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发展模式。推进淮河干流入洪泽湖和淮河入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怀洪新河复航工程,实施浍河、涡河等市域内重点航道整治工程,改善茨淮新河等航道通航条件。推进临港综合货运中心“公铁水联运”,开工建设淮上经济开发区、固镇经济开发区等铁路专用线。加快构建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网络体系,实施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广应用绿色化、清洁化交通工具,提高居民出行中的绿色交通方式占比,创建省内“绿色交通示范城市”。
  推动交通能源系统变革。强化交通服务设施配套,如完善服务区、枢纽、航道等布设充电、加气设施等。加强现有运输车船节能减排研究,加快推进老旧和高耗能、高排放交通工具的淘汰更新,推进船舶更新升级,推广使用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支持和鼓励清洁能源交通装备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减少碳排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应用推广。出台新能源车辆通行政策、停车政策,在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汽车租赁、邮政快递等领域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大天然气等清洁燃料车船推广应用,科学布局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充换电站,加快全市充换电站点统一管理平台建设。
  降低移动机械碳排放强度。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及公共领域公交、出租、网约、园林、环卫、邮政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联动的新能源推广氛围。加快燃油汽车节能降碳、替代燃料技术开发应用。把握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在公共领域应用的战略机遇,拓展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探索燃料电池技术在长途、重载领域的应用研发。加快推广新能源船舶,进一步推进船舶受电装置改造,提高轮渡船、旅游船、港作船舶等电动化比例,打造淮河干线船舶电动化样板示范,建设沿线换电站,加快制定出台港口岸电建设和使用规范化文件。
  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变革。依托国家全新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级创新战略平台,推进港口由运输枢纽向“航运+物流+贸易+金融”的复合业态发展,实现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配置,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整合港口、集疏运、临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相关资源,推进港口综合物流业发展,加快蚌埠港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升蚌埠港国际货运能力,加快布局国际物流园、外贸仓储设施、跨境商品集中展示销售区等,打造国际物流航运中心和综合口岸枢纽。
  专栏2  交通运输方式建设项目
  港口码头项目: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长淮卫综合码头工程、国能码头续建工程、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码头工程、天河科技园码头工程、辉隆码头、西门渡码头、汤家码头、固镇新港码头工程、力源码头二期工程、马城中宏码头、五河城南综合码头、神州机械舾装码头等。
  客运枢纽项目:怀远汽车客运中心站、蚌埠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五河站综合客运枢纽、固镇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怀远(机场)站综合客运枢纽、怀远汽车中心客运站、城南一级客运站等。
  数据管理提升智能力。建设城市公交数据中心、公交智能调度、公交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等智能化数据平台,实现公共交通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规范管理,完善全方位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六)倡导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宣传低碳生活理念,树立绿色低碳消费观。实施全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行动计划,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无车日、地球日等开展绿色生活主体宣传活动,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在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制作发布公益广告,宣传报道绿色消费的理念、经验和做法。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加强绿色消费行为引导,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县市区政府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开展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统计,定期发布城市和行业绿色消费报告。
  引导促进绿色低碳消费,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构建绿色消费全民行动体系,深入开展反对过度包装、反对粮食浪费、反对过度消费行动,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对获得节能产品、环境标志认证证书的产品予以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加强对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的引导,大力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绿色建材、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等绿色产品。推广节能低碳节水产品, 鼓励使用环保再生产品和绿色设计产品,减少一次性消费品 和包装用材消耗。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 色家庭创建行动,鼓励结合绿色建材、智能家居,推动装配式装修。
  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提高绿色低碳意识。通过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力争到2025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取得显着成效,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广,通过宣传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生活优秀典型,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提倡智慧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建设蚌埠市智慧交通平台,搭建数据“一张网”,建设交通“一张图”,为市民提供包括公交、慢行、网约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方式的一站式“智慧交通”出行服务。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换乘体系,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倡导“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行、5公里内公共交通”的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整体提升城市的绿色出行水平。
  (七)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工业生产过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管控,通过工艺技术改进、末端治理等手段,减少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推广水泥及化工行业生产工艺的节能新技术,控制氟化工行业生产规模,加大氟化工行业尾气处理力度,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含氟气体排放。改进化肥、硝酸等行业的生产工艺,采用控排技术,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严格化工行业环境监测,减少无组织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农业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优化耕作环节,实行少耕、免耕、精准作业和高效栽培,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选育高产低排放良种,改善水分和肥料管理,有效控制农田甲烷排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控制畜禽温室气体排放。
  控制废弃物处理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全面推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相衔接的收转运体系,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理,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进一步加大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鼓励残渣无害化处理后制作肥料。提高垃圾焚烧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比例,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的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深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强化火电机组污染控制,深化锅炉污染整治,加快推进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生物质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针对玻璃、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封闭存储、密闭运输、系统收集,严格控制物料(废渣)储存、装卸、破碎、输送及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完善“源头-过程-末端”治理模式,推行基于反应活性的VOCs减排策略,实施“一园一案”、“一企一策”精细化治理。
  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开展岸线整治、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因地制宜建设亲水生态岸线,实施护坡生态化改造,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开展一系列中水回用及水系活水工程,对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扩建固镇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怀远涡北污水处理厂等工程,6个省级以上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全覆盖。完成迎河、八里沟、四十米大沟三条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高内河水质,建立健全水体维护养护长效机制。
  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和治理。加强建设用地在规划许可、土地流转、治理修复、施工许可等环境的管理,探索建立拟再开发利用工矿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提前调查制度。强化修复工程监管,推广绿色修复理念,防止转运污染土壤非法处置和修复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强化工矿污染源头管控,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健全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以地下水污染源为重点,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耕地土壤污染修复试点。
  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肥料产品,提高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预警能力。畜禽养殖方面全面建设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设施,大幅降低养殖污染排放强度。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地膜,积极推进可降解膜的示范应用,健全完善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动。
  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完成重点重金属“十四五”减排目标。梳理危险废物重大环境风险管控清单,持续开展固体废弃物排查整治行动,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探索开展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分类分级管理,推进“清废行动”行动和“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制度,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建立完善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市场化交易。建立环境治理各类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积极性全面提升,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专栏3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重点行业深度治理:新型砖瓦窑厂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项目;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企业VOCs综合治理项目;
  扬尘污染治理:施工场地扬尘综合治理项目,道路扬尘治理项目。
  (九)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
  增加森林碳汇。全面推进禹会区大洪山林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健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推广种植具有高固碳能力的大型树木、具有快速提升蓄积量的速生树种以及具备适地适生能力的乡村树种。淮河及其二级以上支流两侧的滑坡山体、裸露地块全面覆绿,实现宜林还林、应绿尽绿。通过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退耕还林巩固提升、封山育林等大幅提升森林质量。针对蚌埠市森林景观单调的现状,通过选用不同的主题花色树种和配置模式,借助树种规格控制和视觉景观控制措施,打造蚌埠森林景观特色。推动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推进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建设。
  增加湿地碳汇。持续开展区域内沿岸绿化造林,维护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自然生态功能,加快森林抚育和矿山修复,增强生态涵养能力。加强三汊河国家湿地、怀远滨淮省级湿地、沱湖省级湿地保护和修复,建设四方湖湿地保护区,提升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大洪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淮河两岸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加快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打造沿河生态绿色长廊。
  增加农田碳汇。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推进化肥农药使用“持续负增长”行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增强农业碳汇能力。加强高捕碳固碳作物种类筛选,实施作物品种替代,研发生物质炭土壤固碳技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长期固碳能力。根据适地适树原则,结合农田作物生长环境选择适宜树种,在增绿扩量的同时,增强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稳产高产。按照农田林网技术规程,保质高效地建设好农田防护林。全面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加快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
  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推进生态产业化,统筹谋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户外运动、健康养生等幸福导向产业。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水环境资源双向补偿、生态红线保护及转移支付制度,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制度通道。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实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电力、绿色采购等激励性政策,深化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四、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一)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构建多维尺度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明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制定矿区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大洪山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快建设主城区沿淮河景观带,加快推进燕山公园虎山公园、陶山公园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强滨水带状公园建设,构建特色滨水绿化休闲空间,将城郊自然与城内人工绿色空间连成生态绿网。推进林地、绿地、湿地同建,形成森林、湖泊、湿地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共建共管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高森林、湿地等生态多样性,对重点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治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和植物生存环境。
  专栏4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矿山修复治理:蚌埠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蚌埠市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廊道建设:蚌埠市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靓淮河项目),北淝河缓冲带建设工程,四方湖河道河滨缓冲带保护工程;
  重要湿地保护和建设:三汊河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固镇县重要入湖口人工湿地建设工程,马拉沟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二)提高重点领域适应能力
  1. 提高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要求,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健全以总量和效率控制为核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机制。优化水资源结构,统筹利用江河湖库水资源,加强中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推进工业节水,鼓励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推动农业高效节水,积极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更新改造农业供水、节水设施。完善生产生活用水的差别化水价政策。
  完善用水权配置制度。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强化水资源保障能力,构建“淮河干流为主水源地、多水源地互补”的供水格局。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用水指标刚性约束,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以高耗水工业技术改造、工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为重点,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制度,强化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
  完善河湖长制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淮河水污染防治要求,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坚持“一城一主体”,完善推进“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消除城市及县城黑臭水体,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动船舶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全面推进船舶污染物上岸接收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城区污水系统提质增效项目,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运维水平,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运行。
  2. 提高农业适应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生态化。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进全市农业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推广设施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畜牧、生态渔业等模式,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水平,支持打造以怀远县糯稻食品、五河县绿色食品、固镇县畜禽食品、淮上区粮油食品产业为主的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强化秸秆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和扶持农机服务合作社,鼓励引导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促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构建秸秆利用补偿制度,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制度,推进秸秆利用长效化运行。重要河道和水源保护地周边全部采取秸秆离田收储,减少秸秆还田造成污染水体。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突出粮经结合、农牧结合和种养循环,优化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为主线,持续推进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全力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在全省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绿色农业科技创新,推动重型农机、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持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加强农业发展保障力度。畅通农业“标准地”供给路径,保障农业发展用地需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力度,发挥民强担保等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降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担保门槛。稳定并扩大重要大宗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提高小农户投保率,逐步提高特色险占农业保险比重。加大“三农”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加强农民适应技术培训,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
  专栏5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程
  蚌埠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项目: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适时开展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工作。
  3. 加强林业适应能力
  加强林业生态空间管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自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以林业产业特征为基础的“十四五”林业发展功能布局。将蚌埠市分为四大功能区,包括城市生态示范区、农林生态示范区,森林文化示范区、水韵生态示范区。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淮河干流和支流岸线等保护力度,实施林地资源保护,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工作,扩大退耕还林成果。
  提高林业气候适应能力。开展树种改良研究与技术试验,加大林木良种选育和使用力度,科学培育适应温度和降水极端变化情况下保持抗逆性强、生长性好的良种壮苗,提高造林绿化良种壮苗供应率和使用率。强化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森林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增加耐火、耐旱(湿)、抗病虫等树种的造林比例,培育健康森林。加强火灾、有害生物入侵等森林灾害的监测防控力度,提升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宣传,通过主题文艺演出,专题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对森林防火的重视与保护意识。
  4. 提高人体健康领域适应能力
  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估,制定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救援机制,建立完善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气象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系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健康风险和流行性疾病预警。加强卫生防疫和应急体系建设,有效防范气候变化诱发和加剧的疫情传播。普及公众适应气候变化健康保护知识和极端事件应急防护技能,提高脆弱人群风险防护能力,制定和完善应对高温中暑、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卫生应急预案。
  (三)提升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水平
  强化矿产资源保护,优化矿业权出让流程,坚持适度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落实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健全矿产资源保护利用、监测评价和统计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推动繁昌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化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标准建设湿地、生态公园。系统实施堤防加固、岸线治理、水系整治、生态护岸和环境工程,维护重要水体生态系统健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物监测网络,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定期开展重点区域生物调查。
  (四)强化适应型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重大基础设施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在新城选址、城区扩建、乡镇建设前探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进行气候变化风险评估。逐步提升供电、排水、燃气、通信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运行标准,保障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推进城市管理智慧中心建设,实现城市建设和运行“一网统管”。 全面盘查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及时检修或更新改造。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应急措施制度建设。强化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法治保障,完善各领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期间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能力。着力提高突发事件风险评估、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能力,加强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动植物疫情、生活饮用水安全等防控和应急处理,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对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水上、空中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安徽(蚌埠)航空救援基地,充分发挥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无人机在应急抢险救援、巡查监测预警、公共事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航空救援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完善后疫情时代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抓好防控工作。探索建立重大事件安保和突发事件响应为主体的智慧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
  (五)打造韧性城市生命线系统
  纳入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规划。在城市生命线系统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由于对未来气候的不确定性,应重新审视和更新现有城市生命线系统所有气象气候相关数据,如极端降水、干旱日数,同时考虑气候变化影响下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城市生命线系统空间布局之间的相互影响,探索用仿真模型来模拟评估气候环境的影响,优化规划方案。
  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标准。合理布局城市各功能区,创造有机的城市空间结构,强调供水、供电等城市生命线系统节点在城市空间的位置及配置,使城市生命线系统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针对可能遇到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提高城市交通线路、供水线路、供电线路、供气线路、供热线路、消防系统、医疗应急救援系统、地震等生命线系统的设计标准,加强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保障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有效运行。根据气候变化对城市降水、温度等方面的影响,制定或修订地下工程在排水、通风等方面的建设标准。
  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平战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土地价值,积极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以地下开发利用为核心,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模化、综合化发展。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改、扩)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科学选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点及位置,将城市生命线工程,包括供电、供气、供水工程主干管纳入到地下综合管廊,降低重要生命线系统的风险暴露度,提升城市生命线的安全程度。结合城市道路建设,推进电力、给水、燃气、通信等管线进入综合管廊。
  优化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加强市域城乡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以主城为重点,通过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安全可靠的城乡防洪排涝体系,为区域城乡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推进城市防洪堤建设和管理,开展内河整治、河渠排水排污治理和积水易涝点治理,加大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配套力度。妥善安排城市洪涝水滞蓄场所和外排出路,增强雨洪径流调控能力。加强河湖管理,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保留并修复城市河网水系。健全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城市应对洪涝灾害处置方案。
  (六)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加强灾害综合预警系统建设。发展立体化、智能化、广覆盖的精密观测业务,全方位采集信息,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平台等信息化业务系统,实现对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急管理事项的全覆盖,实行信息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分析,提高安全风险早期识别研判、预警准确率和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生态监测能力建设、提升飞机人工增雨影响天气作业能力。
  加强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工作机制,针对各类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制定相应指挥调度方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支持体系,形成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方式,促进指挥调度迅速快捷、科学有序。明确应急组织体系、等级划分、应急响应和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基本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灾害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加强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
  搞好防灾减灾专业救援队伍建设。统筹推进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发展,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员引进力度;强化装备配备和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合理布局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装备物资,突出队伍组织、装备能力、技术方案等功能,全面提升抢险救援响应速度、处置效率。
  建立和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深化各部门之间在防灾减灾、专业服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制度,推行安全生产、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等。县市区级人民政府及开发区(集中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五、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
  (一)加快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法规体系
  结合本省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条例、标准等材料,确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依法推进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环境准入清单,完善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根据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适时修改和完善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条例、标准等材料,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政策文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配额清缴履约等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内容,有关违法违规信息记入企业环保信用记录。引导企业逐步建立碳排放台账制度,建设温室气体清单管理系统、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形成全市统一的碳排放交流平台,提升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的能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数据统计收集,基本蚌埠市现有数据统计基础,结合全市实际情况,设置应对气候变化数据统计指标,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等。
  (三)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队伍建设
  建立温室气体统计核算队伍。在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加强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技能认定机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工作和业务指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能力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队伍的意识和工作能力水平。发挥科研院所、非政府组织等机构专业优势,培养温室气体统计和核算人才,建立市、县两级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队伍。
  培养低碳领域高层次人才队伍。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积极培养全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低碳发展专家,建立低碳发展智库。实施低碳领域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及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引进和培养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带动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实现低碳成果转化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四)提升低碳发展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低碳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耗能行业低碳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在能耗高、减碳潜力大的地区实施试点示范。推进落实国家重点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在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碳排放行业推广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支持清洁能源及先进节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推广应用,继续强制推进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
  (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培训
  在积极参与国家、省组织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的同时,通过开展讲座、在线课堂等多种形式主动重点针对市县两级政府、重点部门、重点耗能和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培训;对政府部门管理层人员开展应对气候基础知识、政策与形势培训,提高干部队伍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对已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企业、重点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能力建设培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碳排放管理、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应用培训,提高企业低碳发展责任意识,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六、推动达峰行动方案实施
  (一)落实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加强顶层设计。参考《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要求,落实省制定的达峰目标,制定蚌埠市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将蚌埠市碳排放达峰工作,与省级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工作和国家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相衔接,制定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求的达峰目标。统筹协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节能降耗、增加碳汇等工作,综合运用相关政策工具,持续推动达峰方案落实。同时,积极推进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专项行动方案。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双控目标落实。严守能源资源消耗上限,在能耗双控约束倒逼下,严格控制有关高耗能产业新增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对确有必要新上的高耗能项目,要严格实施能源消费等量置换。将有限能源消费增量空间优先配置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大产出、大收益、可持续的产业中,确保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更长时期的发展。
  做好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推动碳排放达峰工作的指导,并加强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循环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市民自发践行节能低碳和循环发展理念。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耗、建设用地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更趋合理,碳排放总量大幅减少,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推进重点行业有序达峰
  采取综合措施有效推动高耗能行业尽早达峰。严控单位产品能耗水平、碳排放水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产能规模,加快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的“出清”,推动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诊断,实施工业锅炉燃料替代、余热利用等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加强工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加工、转换和输送效率,提升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提高并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研究创建零碳排放建筑试点。加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各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加快推动货运装备绿色化、货运组织模式高效化。
  (三)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
  建立常态化的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数据获取渠道和部门会商机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常态化编制蚌埠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和监测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台账登记制度,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和温室气体一体化监测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环境资源权益交易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加强政策创新,构建减污降碳协同体系,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双降。
  (四)强化二氧化碳达峰保障
  根据省、市级达峰行动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制定达峰年度工作计划表。加强对达峰目标全过程管理,多维度确保达峰目标如期实现。将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情况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内,建立市级碳排放达峰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对各县(市、区)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情况开展季度、年度评估,年度评估结果作为县(市、区)政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专栏6  碳达峰行动重点工作
  开展碳达峰路径研究:深化全市低碳城市建设,制订出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化工、建材、玻璃、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达峰目标年、达峰路线图和配套措施,构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责任体系。
  强化重点领域碳达峰:切实做好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碳排放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建筑低碳化运营和能耗监管;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绿色化制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技改、数字化管理、“互联网+”新模式等在产业节能,绿色制造,低碳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应用,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碳达峰。
  全面推进碳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机制,助力碳排放权交易改革。在做好工业碳账户体系优化的同时,探索建立交通、建筑领域的碳账户体系。
  七、开展试点示范的重大工程与行动
  (一)开展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控排示范工程建设
  “十四五”期间,蚌埠市坚持优化能源结构,供给侧加大新能源开发建设,消费侧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不断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按照规划,到2025年,蚌埠市单位GDP能耗完成省级下达目标。同时深化用能增效,降低源头排放强度。工业用能领域,加强工业用能领域能效管理,推进高耗能企业节能减排改造,鼓励企业实施能源梯级利用技改,不断提高煤炭清洁高效集中利用度。交通用能领域,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通过管理节能、技术节能,全面提升能效水平,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符合和碳排放强度。
  (二)推动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根据区域实际条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选择合适的行业领域和重要区域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能源、工业、农林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各领域减碳增汇技术的综合运用,引导试点区域在绿色技术创新与政策管理创新上协同发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近零碳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从构建低碳发展规划标准、制定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发展体系、建设生态休闲的低碳产业体系、实施低碳服务的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
  (三)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主要包括绿色低碳转型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水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程、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工程,同时加强与各县区协同联动,分期、分类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专栏7  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绿色低碳转型工程。设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五河县大型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怀远县渔光互补电站等工程。
  蓝天工程。实施新型砖瓦窑厂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锅炉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施工场地扬尘综合治理等工程。
  碧水工程。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官网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及清淤疏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河湖水生态系统维护与管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
  净土工程。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设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工程。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取水口及上游监测预警处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内容包括站房建设、仪器设备、运维服务等。蚌埠市“智慧环保”构建,依托“数字江淮-生态环境”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完善生态环境业务应用“五大系统”,构建生态环境信息保障“大安全”体系。对全市布设的 310 套微型大气监测站点进行维护,开展大气网格化巡查。系统开展蚌埠市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项目。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四)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工程
  积极探索建立碳中和试点示范。选择低碳发展基础较好、地理边界清晰、管理主体明确、可再生能源和碳汇资源禀赋较优越的区域先行先试,确立碳中和先行试点示范建设目标,推动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消费、生态等领域的碳中和技术产品综合集成应用,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增强森林、草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固碳功能与碳汇水平。探索多样性和差异化的示范区建设,推动创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零碳技术产业示范区等碳中和示范区。
  (五)实施低碳化改造重点工程
  持续开展低碳化改造工程。促进能源低碳化运行,提升清洁能源替代水平,积极推动清洁能源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主体,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产业低碳化发展,以水泥、玻璃、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促进建筑低碳化,推进建筑从施工、运营、拆除等各个阶段低碳化改造。促进交通低碳化,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应用。持续推进低碳社区改造建设,打造生态环境友好、碳排放量低、资源节约、步行公交为先、可再生资源有效利用的绿色低碳社区。
  (六)增加林业碳汇、森林保护重大工程
  实施长寿树示范村、绿化特色村、“五小园”示范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工程,为蚌埠市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样板。同时大力发展以特色经果林、林下经济、盆景花圃、花卉销售为代表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助力蚌埠市产业绿色高质发展。实现“三村三创共建碳汇森林,双林双花实现共同富裕”的林业重点工程开展新格局。
  专栏8  林业保护重大工程
  营造林工程:通过城区造林绿化、乡镇造林绿化、村庄造林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困难立地造等绿化(人工)造林方式,切实提高蚌埠市国土绿化水平;通过中幼龄林抚育、成熟林经营更新、杨树飘絮治理的森林经营方式,达到森林质量提质增效;采取低产低效林抚育补植、低产经济林抚育等方式,促进森林生长量、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森林固碳能力,使林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不断提高林分质量。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淮河两侧各15公里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植树造林,实现宜林还林、应绿尽绿,并同步开展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经济林建设工程:运用科技手段对优良品种进行改良,大力推广绿色栽培、有机栽培和无公害栽培模式,发展现代果树省力栽培模式;结合县区特色,新建经济林,打造特色经济林基地。
  八、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本规划与有关部门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促进工业、能源、农业、林业、交通、建筑、科技等相关领域工作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同推进,加强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落实好规划各自目标任务。形成定期研究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的工作模式。明确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组职能,建立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形成定期研究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的工作制度,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合力推进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二)强化统筹协调
  充分提升各县(区、市)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水平,对本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各部门,纳入到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问责机制,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县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规划实施考核机制,市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有关部门和县(市)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三)完善扶持政策
  因地制宜开展节能和示范项目创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各类绿色信贷优惠政策。树立“生态即价值”理念,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推动生态经济化、产业绿色化,进一步增强“生态名城”含绿量,绿色发展将全面进入改善期。
  (四)加大资金投入
  认真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资源节约利用、开发和实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银行、信托公司等信贷机构加大对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PPP、BT等多种融资模式。借助市级及省级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参股、投资、合作等途径,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通过社会资本特许经营,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附表1  蚌埠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程计划表

项目领域

序号

名称

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可再生能源

1

光伏

怀远县通威新能源怀远县鳗鲤池200 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谋划500 兆瓦光伏地面电站;五河县谋划50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固镇县谋划400 兆瓦光伏地面电站;蚌埠市建设60兆瓦光伏地面电站。

市发改委、市政府

2

风电

怀远县高传魏古河风电场项目、谋划200兆瓦风电场;五河县谋划200 兆瓦风电场;中广核新能源蚌埠有限公司谋划400兆瓦风电项目;蚌埠市100 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

市发改委、市政府

3

生物质沼气

蚌埠市建设两座年产生物天然气千万方的生物质沼气项目。

市发改委、市政府

4

燃料乙醇

淮上区中粮二期年产30万吨燃料乙醇搬迁改造项目、建设年产5万吨纤维素燃料乙醇项目。

市发改委、市政府

5

生物天然气

蚌埠市淮上区万豪新能源生物天然气项目。

市发改委、市政府、相关企业

6

地热能

蚌埠市住宅小区中深层地热三联供项目。

市发改委、市政府

交通运输

7

港口码头项目

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长淮卫综合码头工程、国能码头续建工程、临港产业园综合货运中心码头工程、天河科技园码头工程、辉隆码头、西门渡码头、汤家码头、固镇新港码头工程、力源码头二期工程、马城中宏码头、五河城南综合码头、神州机械舾装码头等。

市交通局

8

客运枢纽项目

怀远汽车客运中心站、蚌埠南站综合客运枢纽、五河站综合客运枢纽、固镇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怀远(机场)站综合客运枢纽、怀远汽车中心客运站、城南一级客运站等。

市交通局

9

数据管理提升智能力

建设城市公交数据中心、公交智能调度、公交运行状态数据监测等智能化数据平台,实现公共交通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规范管理,完善全方位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

市交通局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工程

10

重点行业深度治理

新型砖瓦窑厂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项目,深入开展锅炉综合整治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

11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业企业VOCs综合治理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

12

扬尘污染治理

施工场地扬尘综合治理项目,道路扬尘治理项目。

市住建局

生态修复

13

矿山修复治理

蚌埠市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蚌埠市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市自规局、各项政府

14

生态廊道建设

蚌埠市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靓淮河项目),北淝河缓冲带建设工程,四方湖河道河滨缓冲带保护工程。

市水利局

15

重要湿地保护和建设

三汊河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固镇县重要入湖口人工湿地建设工程,马拉沟人工湿地建设工程。

各县政府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

16

蚌埠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项目

根据耕地土壤污染程度,适时开展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等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各县政府

碳达峰行动重点工作

17

开展碳达峰路径研究

深化全市低碳城市建设,制订出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化工、建材、玻璃、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的达峰目标年、达峰路线图和配套措施,构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责任体系。

市发改委、市政府

18

强化重点领域碳达峰

切实做好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碳排放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建筑低碳化运营和能耗监管;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市发改委、市政府

19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绿色化制造、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技改、数字化管理、“互联网+”新模式等在产业节能,绿色制造,低碳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应用,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力碳达峰。

市发改委、市政府

20

全面推进碳市场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机制,助力碳排放权交易改革。在做好工业碳账户体系优化的同时,探索建立交通、建筑领域的碳账户体系。

市发改委、市政府

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21

绿色低碳转型工程

设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五河县大型风光储一体化基地、怀远县渔光互补电站、固镇县风力发电和船舶岸电改造等工程。

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市交通局

22

蓝天工程

实施新型砖瓦窑厂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锅炉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施工场地扬尘综合治理等工程。

市生态环境局

23

碧水工程

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及官网建设、河湖水系连通及清淤疏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建设、河湖水生态系统维护与管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管理。

市住建局

24

净土工程

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设施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25

环保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工程

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水源地的取水口及上游监测预警处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内容包括站房建设、仪器设备、运维服务等。蚌埠市智慧环保构建,依托数字江淮-生态环境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完善生态环境业务应用五大系统,构建生态环境信息保障大安全体系。对全市布设的 310 套微型大气监测站点进行维护,开展大气网格化巡查。系统开展蚌埠市PM2.5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

 

26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程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各政府

林业保护重大

27

营造林工程

通过城区造林绿化、乡镇造林绿化、村庄造林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困难立地造等绿化(人工)造林方式,切实提高蚌埠市国土绿化水平;通过中幼龄林抚育、成熟林经营更新、杨树飘絮治理的森林经营方式,达到森林质量提质增效;采取低产低效林抚育补植、低产经济林抚育等方式,促进森林生长量、单位面积蓄积量以及森林固碳能力,使林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不断提高林分质量。

市林业局

28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

淮河两侧各15公里范围内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全部植树造林,实现宜林还林、应绿尽绿,并同步开展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市林业局

29

经济林建设工程

运用科技手段对优良品种进行改良,大力推广绿色栽培、有机栽培和无公害栽培模式,发展现代果树省力栽培模式;结合县区特色,新建经济林,打造特色经济林基地。

市林业局





小结分析
  2022年8月15日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2年9月16日,未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因此无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征集结果

  2022年8月15日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蚌埠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022年9月16日,未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因此无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结果反馈时间:2022年9月19日

发表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