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22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等超预期突发因素的冲击,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转作风、优环境,抓招商、推创新,增投资、建项目,惠民生、创幸福”,顶住压力、负重前行,各项重点工作稳中有进,全市经济呈现稳步转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我市生产总值1575.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68.2亿元,增长5.5%,增速比上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78.1亿元,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29.4亿元,增长1.8%,增速与上半年持平。
一、农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发展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居全省第3位。小麦产量30.75亿斤,增长1.7%,夏粮实现“十九连丰”。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油料产量3726吨,增长4.4%;蔬菜产量187.1万吨,增长5%;水果产量49.4万吨,增长8.7%。畜牧业平稳增长,生猪出栏136.8万头,增长8.2%;牛奶产量16.4万吨,增长8.3%;禽蛋产量8.6万吨,增长11.7%。
二、工业生产恢复加快,发展质效明显提高
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8%,制造业下降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分行业看,35个大类行业中1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23个行业增加值增幅较上半年上升或降幅收窄。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股份制企业下降3.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5%;私营企业下降4.8%。分产品看,列入统计的68种工业产品中34种同比实现增长。其中,罐头增长28.2%、金属成型机床增长8.9%、化学试剂增长6.4%、熟肉制品增长4.7%、卷烟增长1.2%。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7亿元,增长38.4%,高于全省52.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月居全省首位。1-9月,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3.1%,高于全省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三、市场销售有所回升,网上零售持续向好发展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2.1亿元,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8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01.1亿元,下降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1亿元,下降2.4%。分商品类型看,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石油及制品类、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1.1%、31%、37.2%、14.4%。全市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的限上批零企业共70家,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14.7亿元,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8.7%,同比增长44.6%。
四、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新开工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下降3.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下降6.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6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增长2.8%、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7%。
五、人民币存贷款增多,财政收支增势良好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964.6亿元,同比增长7.8%,余额比年初增加283.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67.2亿元,比年初增加278.2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26.5亿元,增长14%,余额比年初增加347.9亿元。
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5亿元,居全省第8位,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6亿元,增长13.3%。
六、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69元,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4.3%,居全省第14位,增速比上半年提升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1元,居全省第7位;增长5.1%,居全省第16位,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总体上看,前三季度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果不断巩固,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政策成效明显,主要经济指标加速好转。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旧严峻复杂,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多困难。下阶段,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狠抓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相关政策落实见效,充分释放政策效能,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全市经济加速向好发展,力争实现最好结果。